2008-12-11

用語言學治語病

聲調語言的分佈情形
由圖中可看出,聲調語言大多分佈亞非,中美洲和大洋洲也有一些。
這張地圖採樣的527種語言中,以沒有聲調的語言佔多數(58%),中文的聲調帶給西方學習者的困擾可見一斑!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是一本以語言結構為主的地圖集,包含了141幅地圖、共計2,650種語言。以這種方式結合語言結構類型和地理資訊系統(GIS),可說是相當直觀。現在,這本地圖的內容,免費開放了!)

前陣子看了夏宇的許多妙詩, 對我們習慣的語言有了更多的認識, 對自己使用語言更加注意了
語言學的貢獻,在於用語言研究語言, 提高我們對Take for granted 語言的敏感度

第二語言習得第三組報告"填充詞用法/語用學"
一些有趣的實驗, 發現外國人學華語也大量使用華人的慣用發語詞, 連接詞,
而許多時候是不具任何意義的,
此外, 他們也分析了綜藝節目一些對話中, 出現過多縮詞與語病, 蠻有趣的

最常被使用的填充性辭彙包含:
"然後" (因為中文沒有嚴謹的時態, 用然後表示時間上的順序)
"就是" (表示因果, 也可以說是文化上的焦慮, 急著強調重點以吸引聽眾)
"所以" (外國人說中文很愛overuse, 每句話都給你來個所以, 表示因果)
"那" (比較像是發語詞)
另外, 我的幾個老外朋友很喜歡模仿"對阿對阿"他們覺得那很可愛^^

老師認為虛詞未必為虛詞 有時候是看個人
其實少了他們反而不道地, 應該說是發語詞

之前買了Daniel Bowman 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 最近翻了新書 Social Intelligence
其中提到語言的高度傳染性
就如我們看到相片中人的笑容, 嘴角會不自覺的跟著微笑

前幾天大學生了沒節目提到一個觀點: 人都喜歡同類, 適度模仿別人的小動作能博取好感.
當然, 不包含抖腳之類, 別人會以為你在嘲笑他

結論: 用太多填充詞未必是問題, 說話時總需要思考,停頓,
說英文時停頓, 來幾個um, well, 如同"就是", "然後" 的作用,
與其說是贅字冗詞, 不如說是模仿native speaker的一種方式
-------------------------------------------------------------------
知道自己是不適合往某個領域走下去的一種方式, 就是大量蒐集相關論文與演講
除了MIT的開放課程之外,MIT World也超讚, 上面有許多學術演講的影片,可以即時播放。
有個系列演講,正好是關於語言學的:
Human Simula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of Language from Distributional Evidence
The Computational Na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Learnability Using Probabilistic Grammars and Child-directed Speech
The Biology of the Language Faculty: Its Perfection, Past and Future (by Noam Chomsky)
Statistical Natural Language Parsing: Reliable Models of Language?

No comments:

Snap Shots

Get Free Shots from Sn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