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4

解離(多重人格)症病患的"一位人格"愛上醫生

「我們的存在就像蜘蛛網,消長是為了因應不同的生存環境。」——DID(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患者
那一天軍醫院來了一位士兵,傳聞他在部隊上的表現令人匪夷所思,有時看似精明,有時卻連最簡單的口訣都答不出來,甚至說話的語氣像個孩子。於是這位士兵被帶到精神科做鑑定,當IQ測驗進行到一半,他神色一轉,放下筆,看著臨床心理師張艾如說:「妳幹麻一直要他做呢?我們幫他做就好了,他不會的。」
「是精神分裂症嗎?!」張艾如心想,開始問說:「平常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有啊!」士兵回答。
「你覺得周圍的人會害你嗎?」張艾如推敲追問。
「沒有,我們從小就在一起,都互相幫忙的。」士兵回答。
「你是指周遭的朋友嗎?」疑惑愈來愈多,張艾如繼續追問。
「不是啊,我們都是在裡面,是在一起的。」士兵毫不遮掩地說

「什麼在裡面?!為何我一句話都聽不懂。」謎樣的敘述環繞著張艾如。
士兵兀自地說起:「我們有很多不同的人,○○是負責做事的,□□是負責生氣的,還有……」

在精神疾病板上看到一則解離病患者敘述身上一位人格愛上醫師的文章, 憶起讀二十四個比利的震撼, 如下
Note:精神分裂不等於人格分裂喔, 精神分裂大約每一百個人就有一位(1%), 而解離症目前只占0.1%, ~ 還有, 解離症通常伴隨記憶的脫落..

"我們是一個解離症患者(或者說是多重人格)。我們之中有一個成員很喜歡醫生,其他成員們對醫生的感覺只是普通。
她是個很感性但是理智很清楚的孩子。她自己主動提出換醫生的要求,但是其他人格認為已經跟了馬偕方醫師這麼久,要重新適應新醫師很麻煩;而且我們大多數對真實世界的人類,包括家人與友人在內,敵意很重,只有對方醫師還好。

醫師自己的意見是不要把他撤換掉,也不要特別去克制喜歡的感覺,必須嘗試去接受它。她想跟醫師討論移情這個主題,看要如何「分析解決」喜歡的感覺;但是醫師以「精神分析學派並不是他所學以及接受的理論」而沒有討論下去。就這樣把她懸在那裡
長久以來其他人格們覺得問題不大,所以沒有特別去管~
但是自從最近做了簡單的催眠治療之後,部分其他人也開始有了「世界上只有醫師一個『外頭的』人,真心覺得我們不是垃圾人渣」的想法,而對醫師有了一點情感的牽絆大家輪流觀察這個人的生命這麼久,我們承認純粹理性的分析已經逐漸到了治療的死胡同,有些問題非情感支持是解決不了的;即使如此,醫師仍比較傾向將我們約束在他身邊,而不是另外安排心理師,甚至建議我們稍微縮短去看他的間隔。(看每次的預約單,大家都有注意到他其實一直在偷偷縮短)
也許我們跟醫生是屬於條理分明,相談甚歡的那型,我覺得方俊凱醫師太高估我們了,讓我們有很高的自主權,連開藥都很肯聽我們的意見。但是一旦喜歡醫師的人格不只有一個,事情有可能會變得不太好收拾。
各位認為該換醫生嗎?
-----------------------------------------------------------------------
一直以來對精神疾病著迷, 除了高三親愛的導師ㄧ度罹患自律性神經失調,
最大原因是由於家母與外祖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phrenia其中兩種 (媽是295.3,外婆我忘了)
長期與他們接觸與輔導服藥及就醫的過程中, 看到許多病人的故事, 心理上身理上社會上的異常狀況.
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暑假, 讓家母住院急診就醫的一個多月,
除了學開車,閱讀,與其他同學朋友等等聚會, 在成大醫院精神科接觸不少特殊的患友,
喚起我對這領域研究更深的一股渴望.. 也有不少心得, 哈說不定可以為家母與外祖母出書咧
身理上疾病大多可透過病患直接轉述給醫生了解,
而精神疾病最有特色的一點在於難以捉摸,
譬如病患言語的可信度對治療方針的影響, 是項絕對的挑戰
忙碌憔悴的醫護人員彷彿日夜與病患奮戰, 與其說是治療, 不如說是在做實驗與研究,
用長期的關懷滲透病患的過去與生活歷史, 與家屬定期約談溝通, 逐漸掌握病患思維模式, 以對症下藥! 然而藥物也必須結合心靈上的協助, 就業與社交等輔導,( 藥物只能處理DSM-IV裡大部分的第一軸和第三軸的問題)
每個case各異其趣, 很難從以前的病例做出可能的推論與100%的假設, 只能觀察追蹤... 總之麻煩很多啦, 光是藥物的多重副作用就令人頭大了

解離症 !!
簡單的說主要是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的正常整合功能遭到破壞,因而對生活造成困擾,而這些症狀卻又無法以生理的因素來說明。 

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手冊第四版,將解離症分為四大類,包括解離性失憶症(亦稱為心因性失憶)、解離性迷遊症(亦稱為心因性迷遊症)、解離性人格疾患(亦稱為多重人格違常)與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這一類的個案通常無法維持一個完整且一致的自我,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或經驗到有很多的『我』。目前認為『解離』是對『創傷』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可以幫助患者『離開』所受的創傷,也可以『減緩』該創傷進入他們的生命中。研究顯示『解離現象』(dissociative phenomenon)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是一樣的,而兒童時期受到身體與性方面虐待的人較容易有解離症。  

解離性失憶症被認為是最常見的解離症,此病最常見的是對個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失憶,但對一般資訊的記憶則是完整的。而事實上在所有解離症中,失憶是最常見的症狀。解離性失憶症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年輕成年人多於年長的。這一類個案的失憶發作通常很突然,患者會無法回憶先前的生活、或人格,且主要是失去「過去的記憶」,特別是創傷性的生活事件。 

解離性迷遊症的行為通常更有目的的與失憶結合,患者常會離開原來的家庭或工作,旅行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建立另一個家庭或工作。當他們被尋獲後,他們已經有一個新的『自己』,但無法記起個人過去的重要資料(如原來的姓名、家人、工作),而且新的我與舊的我並不會交互出現。此病很少見,通常發生在戰爭、重大災難事件後。

解離性解人格疾患就是大家熟悉的多重人格違常,它是一慢性的疾病,也被認為是解離症中最嚴重的疾病。  此病通常與兒時的性或身體的虐待有關,患者通常有二種以上的人格,在不同的時期某一個人格會成為主要的人格,而且彼此忽略,一個人格出現時,另一個人格就隱沒不見。兩個人格有各自的記憶、情緒、行為模式、態度等,而且差異通常很大,好像兩個靈魂住在同一個軀體身上。 此病的發生原因不明,但是研究顯示:反社會人格者、酒精與藥物濫用的個案容易有此病。

自我感消失症是自我(self)持續或重複的知覺到自我暫時消失不見了,覺得自己很陌生且不真實,患者常覺得自己像機器人、在夢境中、或者覺得已經離開自己的身體,這種感覺讓患者很不舒服,而且他們也知道這些症狀不是真的。

至於解離症的病因至今仍眾說紛紜。過去的研究顯示,遺傳可能與解離症有關。如有的研究發現解離症患者的一等親罹患解離症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8-10倍,但另一些對雙胞胎的研究,卻有相反的結論。無論如何,基因與解離症的關係,仍有待更大規模的研究。在致病機轉上,一般認為可能是「心理功能的解離」,也就是原本能自我覺知與統整的個體,因為面對壓力,解離成各部份,使意念、記憶、行為被排除在意識之外,造成失憶、人格變化等症狀。 

雖然致病機轉未有定論,心理因素普遍被認為是誘發此病的導火線。一般認為患者可能先有因為基因與生活創傷造成的內在缺陷,在面臨生活壓力事件時,自我無法成熟因應,而產生解離現象。在治療方面通常是以心理治療為主,包括找出並適當處理壓力源、適度的傾聽、催眠治療或以藥物輔助式的會談、鼓勵病人去克服症狀(如回憶)。 綜言之,解離症雖然不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對個人與家庭社會的影響可能很大,需要我們仔細的評估與適當的治療,使患者可以早日從迷失的自我中找回原來的我,而且可以更加成熟健康的面對未來的生活。

No comments:

Snap Shots

Get Free Shots from Snap.com